活动流程
【09:45】集合,分组并且领取耳机和物料等,准备开营。
【10:00】破冰分组,了解中轴线的概念,北京城的布局。
同学们先描绘你下你心中的中国古建筑有什么特点吧!古建的颜色,有什么含义吗?屋顶的等级,彰显了古建的级别,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你见过的屋顶的样式。
那么中国的古建筑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,没有一根钉子吗?我们常说的藻井是什么用途呢?
在故宫中已经见过的小神兽,又出现在这里了……
天桥印象博物馆 → NO2:天桥的历史变迁及传承
天桥,是一座天子之桥,是皇家狩猎南苑的必经之地。
天桥,也是一座百姓之桥,天桥一带曾经分布着许多说书馆,其中的坤书馆,专指女艺员外演唱的场所,主要演唱大鼓书、小曲、莲花落一类曲艺节目。
在天桥,不仅可以感受“百戏”之精彩,还可以感受舌尖之丰富滋味。
曾经繁荣的天桥,随着客流量的增大,那一带的饮食行业也随之发展了起来,天桥小吃的花样也多了起来。
据说,天桥市场几乎集全了北京风味小吃,有110多种老北京特色小吃。
小朋友们,您知道哪些老北京风味的小吃呢?
在这里,还能看看北京胡同的路牌,每个名字都各有,同学们,看看有你知道的吗?
天桥 → NO3: 北京民俗之魂
【第三站 天桥】
“酒旗戏鼓天桥市,多少游人不忆家。”清末民初诗人易顺鼎在《天桥曲》中留下的诗句,描绘出了天桥的魂。
方圆二里的天桥,是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。
这里曾是民间艺人云集之地。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半个多世纪里,相继在天桥卖艺的京剧、评剧、曲艺、武术、杂技等各界艺人众多,人才济济。
前有“万人迷”“云里飞”“大金牙”等著名民间艺人,后有相声大师侯宝林、评书泰斗连阔如、曲艺表演艺术家魏喜奎、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等大家,逐渐形成了天桥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。
说到天桥,很多人会想到“天桥八大怪”。所谓“天桥八大怪”,有许多种说法。
据说天桥第一代“八大怪”出现在清末,一般是指穷不怕、醋溺膏、韩麻子、盆秃子、田瘸子、丑孙子、鼻嗡子和常傻子等八位艺人。天桥的第二代“八大怪”则是1911年之后,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、老云里飞、花狗熊、耍金钟的、傻王、赵瘸子、志真和尚和程傻子,全都是在天桥市场卖艺的艺人。第三代的“八大怪”则是民间艺术在天桥发展鼎盛时期的标志。
这些艺人个个身怀绝技,很有一些民间传奇的意味。
他们的“花名”也各有特色,有些是从性格出发,有些则是从身材样貌出发,有些则是从技能出发,特别的生动形象。
让我们变身穿越,演绎一下你心中的那位民间艺人。
天坛 →NO4:探问天地的奥秘
天坛为什么没有修建在中轴线上?对照地图,同学们自己来寻找答案。
天坛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坛庙建筑群,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地方。这里最能反映古人对天的理解、天地之间的关系。在这里,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古人的“敬天法祖”。
永定门→NO5北京中轴线南起点
永定门是北京外城的南大门,在所有外城门中是最大的一座,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重要通道
永定门始建于1553年明嘉靖时期,取“永远安定”之意,它跨越了明、清两代。看着永定门的城墙,在这里,咱们说说四九城,古城墙的文化规制。永定门到底是不是当年的大门呢?同学们一起思考,说说自己的观点吧!
燕墩→NO6:元、明代的“京城五镇”之一
带着有探索精神小伙伴一起,研究这个叫“燕墩”的地方,那是一个高高的石墩,它是做什么用的呢?
【15:00】活动结束,并解散。
备注:
1、活动老师会根据现场情况对活动流程进行微调,同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,全程群内照片直播孩子们的活动状态。
2、以上时间仅供参考,以活动群内通知为准。
3、组织接待公司有权使用和享有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资料,如有异议,提前提出。
招募详情
招募对象:6岁及以上亲子家庭, 10岁以上可单飞
活动费用:398元/儿童(家长可免费陪同,门票、餐费等费用自理)
活动排期:
全年多期不指定
费用包含: 古建博物馆儿童门票、儿童午餐、活动费、耳机费、带队老师费、研学手册费、保险费、物料费
费用不含:以上未提及的其他费用
公益时长:4小时
成团人数: 8个孩子成团,最多15个孩子左右(上下微浮动)
报名提交资料:儿童姓名+儿童身份证+家长电话
退改规则:发团前由于个人原因退出活动:
(1)所有线路出发当日不可退款
(2)出发前1-3日可退团费的50%;出发前4-7天可退团款的70%,出发前7天及以上可全额退款
(3)注:活动天数以24小时为一天计算,以发团计划时间为准